文旅融合问题的发言提纲上海大学葛红兵
2020-05-21 11:23:00
  • 0
  • 0
  • 0
文旅融合问题的发言提纲
 
上海大学  葛红兵
 
 
一、我对文旅融合问题的基本看法:
1、把文化部门掌握的文化内容(包括公共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资源)资源,与旅游部门掌握的产业化(市场方法和资源)对接起来,这是文化建设的一个新契机,也是旅游产业的新契机,是方法的对接,也是资源的对接。
2、文旅融合,政府要做的,就是摸清文化资源、挖掘资源、培育文化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文旅融合打造——赋予文化资源以旅游产业适合的空间可消费形态。
3、文旅融合——以提高本地居民的文化生活获得感和幸福感为第一目的!否则得不到群众理解和支持;有机的把市场文化供给产品和国家保障的公共文化产品结合到旅游中去,充分强调在地居民的微旅游体验及打造!没有本地居民的微旅游效应,单纯做给外地游客看的东西,没有生命力——因为里面没有活的文化生活。
二、上海摸文化资源,培育文化资源,我觉得要从地方特色着手,做点、线、面的摸排和打造。
    1、特色资源重视四个方向:(1)江南历史文化资源;(2)海派都市文化资源;(3)现代工业文化资源;(4)当代创意城市资源。
条线的推动和点、面要结合,形成旅游“动线”。
2、在民间文化资源(民间博物馆、场)和官方文化资源上,要重视民间资源的引导和提升,民营资源和国营资源之间,要重视民营的力量;自发资源(夜市、二手市场)和培育资源之间,要重视自发资源的引导、提升,而不是一味打压、消灭;公共文化资源和市场资源之间,我们要重视公共文化资源的旅游化,要动员全上海公共文化部门把公共文化资源拿出来,面向旅游产业开放(我去美国圣芭芭拉,去他们的海边图书馆,听音乐、看碟片,最后是作为最好的旅游体验记住了的)。
3、提高人均文旅资源量——每个街镇要特别打造一条两条特色街、每条街要有特色点。把街道文化馆和社区文化室拿出来,开放给全社会。人均文旅融合产品的量要靠每条街,而不是既有的那些线和点。由此我不赞成封街边店的操作,街边店不应该封,而应该导,导向特色,导向适应提升的需求。上个世纪末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原来是黑灯瞎火和少数族裔聚集,后来,推广开墙、开店,街道亮了,小店租金低,来了边缘艺术家,如今的布鲁克林,已经是世界级民谣、歌剧、潮牌的集中地区。
上海,可以、应该有一个开墙工程,打造“一条街”的时候,能开尽开而不是能关尽关。当然,存在政府难管、没有税收、挤占市场等问题,但是,其实这些都是容易解决的。税收可以协商包税制,税高了租金就高了,低端业态就会被挤走,挤占商贸区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这两年,上海整治得好,也为“特色一条街”开花结果创造了比较好的市场和人文环境。
很羡慕伦敦和巴黎!每500米有个街边花园,每500米有个一个文化点。图书馆是最好的文旅去处、博物馆是文旅目标!
    4、软性文化节庆,硬性落地。我们的很多有名的文化节,电影节、民俗节、茶文化节……很多是国内唯一获批的世界文化节庆活动,但是,这些节庆活动没有硬性落地,没有物质依附,不能形成常年效应,应该见影视一条街、茶文化一条街、美食一条街、夜市一条街……让这些节庆落地。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